Scroll to top

貓的必需營養-脂溶性維生素|A、D、E的重要性


貓的六大必需營養素分別為:

  1. 蛋白質與胺基酸(Protein & Amino Acids)
  2. 脂質與脂肪酸(Fat & Fatty Acids)
  3. 水溶性維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4. 脂溶性維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
  5. 巨量礦物質(Macrominerals)
  6. 微量礦物質(Microminerals)

本文探討「脂溶性維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


一、關於脂溶性維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

對貓科動物來說,必需營養素中的「脂溶性維生素」有三種,分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E


這三種脂溶性維生素需要透過食物補充獲取,因此須注意攝取足量。另外,也要預防攝取過量,因為這類維生素並無法像水溶性維生素那樣,過量可以溶在尿液排出,所以在替貓製作生食時不要超過上限量。


另外,維生素K雖然也是脂溶性維生素,但由於身體可以自行合成,因此就沒有被列在必需營養素中。製作食物時也不太需要擔心它的含量。

維生素ADE的功能

二、關於維生素A

維生素A,又稱視黃醇 (Retinol)

1. 維生素A的NRC建議量

幼貓:250 (上限量:20,000)
成貓:250 (上限量:20,000)


單位: RE/1,000 kcal ME ( RE= Retinol Equivalent=當量)

貓缺乏類胡蘿蔔素(β-Carotene)的氧化還原酶(但人與狗都有),雖然可以吸受植物中的類胡蘿蔔素,但卻無法將吸收進來的類胡蘿蔔素轉化成活性的維生素A,因此必須要直接透過動物性的來源攝取視黃醇(Retinol),以補充活性維生素A。


而所有的生食製作方法中,皆建議肝與其他分泌器官的比例各佔5%,按此比例製作生食,即可以滿足維他命A的攝取建議量。稍微留意不同動物的肝,其維他命A的含量差異也很大。

2. 對身體的作用

支持視力、黏膜、骨骼、牙齒與免疫健康、角膜潰瘍

3. 缺乏的症狀表現

生長遲緩、體重減輕、食慾下降、脫毛、皮屑、眼部病變

4. 過量的症狀表現

生長遲緩、體重減輕、食慾下降、便秘、皮毛粗糙、行走異常

5.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來源

主要在動物肝臟、雞蛋

每100公克的食材中,維生素A的含量:


三、關於維生素D

1. 維生素D (維生素D3, Cholecalciferol)的NRC建議量

幼貓:1.4 (上限量:188)
成貓:1.75 (上限量:188)


單位: mcg/1,000 kcal ME

維生素D包含D2 (ergocalciferol)及D3 (cholecalciferol)的形式,D2存於植物中,D3則存於動物中。貓狗皆對於D3的形式較能有效利用,因此需攝取動物性來源以獲取維生素D3為佳。

2. 對身體的作用

協助腸道吸收鈣磷、維持骨骼健康

3. 缺乏的症狀表現

骨質軟化症、佝僂病

4. 過量的症狀表現

脫水、低體溫、呼吸困難、流口水、腸胃症狀、昏迷、癲癇

5.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

每100公克的食材中,維生素D的含量:


四、關於維生素E

1. 維生素E (α-生育醇, α-Tocopherol)的NRC建議量

幼貓:9.4
成貓:10


單位: mg/1,000 kcal ME  ( 1 IU = 0.67 mg = 0.67 α-TE)

天然的維生素E家族一共有8種形式,分別是4種生育醇( α-, β-, γ- ,δ-Tocopherols)及4種生育三烯酚( α-, β-, γ- ,δ-Tocotrienols),其中以α生育醇( α-Tocopherol)生物活性及利用率最高,因此維生素 E 之活性計算就以α生育醇當量 (α-tocopherol equivalent,簡稱 α-TE) 為單位。


維生素E主要都存在植物的油脂中,動物中含量很少;因此一般的生食組成維生素E的含量較少,可以考慮透過營養品額外補充。但由於設計給人的維生素E含量非常高(最小顆的劑量就高達268mg,幾乎是貓建議量的100倍),建議購買「滴劑」較適合用來製作生食。

2. 對身體的作用

協助抗氧化、生殖健康

3. 缺乏的症狀表現

脂肪組織炎、體重減輕、喘、皮膚潰瘍壞死、行走異常、食慾下降

4. 過量的症狀表現

目前尚無特別研究。動物似乎對於維生素E有很高量的耐受度

5.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多以植物為主

植物油、深綠色蔬菜、堅果類

6. 維生素E在動物食材含量有限

每100公克的食材中,維生素E的含量:

結語

對成貓來說,不用每天都關注脂溶性維生素的補充狀況,可以用一週的時間來平衡即可,因為身體尚未使用完的脂溶性維生素會暫時儲存在身體脂肪或肝臟中。

基本上只要在製作生食時,肝臟比例保持5~10%,且適時地加入蛋黃,就能達到維生素A及D的建議量。可以考慮額外添加維生素E營養品,因為生食中無植物成分,維生素E相對較不足。


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的攝取量,仍然會依照個體的年紀、活動度、孕哺乳、健康狀態而有所不同。



我們非常推薦你看完本篇文章後,可進階學習線上講座:自製貓食的重點營養素(下)
透過人聲圖像說明,能協助你用最速效的方式抓到生食製作時要注意的必需營養素喔!



🔸 本文版權由貓生CATRAWS所有,若需引用請告知。
🔸 本文所提及的「生食」,並非只是單純生肉,而是完全符合NRC營養規範的未烹煮食材組合;其中以具有產銷履歷的禽類為主要食材,並拒絕使用活體及野生動物。
🔸 貓生CATRAWS提供貓健康與營養的研究資訊。遵循良好的生食準備守則,可使健康管理方面有所成效。在進行任何貓飲食調整前,建議您先向動物醫師諮詢,本文無意作為診斷、治療或預防疾病之用。


文獻參考:

1. 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2020版,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
2. FoodData Central, April 2021, USDA 
3. New Zealand Food Composition Data

本文上架日期:2022-01-12

關於作者

Shawn 楊舜霖

因為與家中18歲高齡罹患糖尿病的米克斯一同並肩作戰,逐漸體會如果人類擁有更有知識的愛,他們可以擁有更幸福的貓生!首場線上演講食物安全處理守則就破百人報名參與!對於貓營養與行為科學極度狂熱!

專業認證

北美獸醫協會寵物營養教練認證 NAVC Pet Nutrition Coach Certification

國際貓科醫學會貓行為課程 ISFM Advanced Feline Behaviour for Veterinary Professionals(修業中)